图片ID:
6133190
图片尺寸:
3396*4584
图片大小:
1094.00
KB
上传时间:
2015-10-29 08:34:40
图片说明:
2015年10月28日,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遗产坠胡制作工艺传承人王凤银在制作坠胡。
总说明:
2015年10月28日,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遗产坠胡制作工艺传承人王凤银在调试坠胡音质。今年52岁的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遗产坠胡制作工艺传承人王凤银,夏邑县李集镇人,制作乐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他制作民族乐器的手艺也不局限于坠琴,二胡、板胡、三弦等豫东坠子、豫剧演出需要用到的伴奏乐器,他样样能做,得心应手。 王凤银说,传统的手工制作乐器,突出的是“精”和“细”。长久以来,坠琴、三弦“琴壶”前后面的材质都保持一致,不是同为板材,就是同为蒙皮。王凤银大胆地把蒙皮破损的一面更换为板材,他又几经调试,最终确定了前面为板材,后面为蒙皮的新型坠琴。这种改进后的新型坠琴音色洪亮很多,与传统型三弦低沉的音色有了明显的对比。在此基础上,王凤银再次大胆尝试,加长了坠琴的琴杆,使乐师通过操控更长的琴弦可以弹奏出高中低音,改变了传统坠琴无高中低音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