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ID:
5311326
图片尺寸:
2017*3000
图片大小:
1993.00
KB
上传时间:
2009-06-07 00:00:00
图片说明:
用木锤子拍打大缸,拍出花纹。
总说明:
缸和甏都是体积较大的陶器,现在的城镇居民家中基本没有缸和甏。缸口大底小,一般底部埋入地下,用以盛放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因盛放东西不同而名称各异。如水缸、酒缸、糖缸、酱缸、腌菜缸,还有粪缸等。缸的重量不轻,大都要两人或多人扛才能搬移,这便是缸命名的由来。甏因其口、底皆小而惟独中间肚膨大,故名。一般用以盛放粮食,如谷甏、米甏、麦甏等,粮食盛放在甏子里,用甏盖盖上,既防潮、防蛀,又防鼠害。 那年月,水泥和玻璃是稀罕物事,更没有塑料制品,盛东西除了木箱,用得最多的便是缸甏陶器。什么水缸、米缸、咸菜缸,酒甏、油甏、茶叶甏,谁家会没有一大堆缸缸甏甏的,吃喝拉撒都离不开缸甏,每间房里都是缸甏的摆设。 烧缸甏的窑叫龙窑,因窑基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而成,极象一依山而卧的巨龙。筒形的穹状隧道,长约7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8至20度之间,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一米多开着放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澜)。内部用土砖砌成,成拱形。燃烧室除窑头设有一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碳孔(鳞眼洞)。烧窑的燃料用松枝、硬柴,烧成温度在摄氐1200度左右。龙窑仿佛是一条在山坡上栖息的巨龙,每当窑内火焰升腾时,这条“巨龙”就象要乘着烈焰飞跃而起,纵身于云端。掌握烧窑技艺的陶工称为大师傅,有非常熟练的经验。 陶瓷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先用脚踩成一个圆圆的饼,接着用手捏成一个盘子形状,再用大胖泥条加高上去,一层一层,再晾成半干,继续加高,高到额定位置停。加上口子,用湿的布条抹一圈。基本上算做好了,罩上塑料纸阴干,最后用木锤子拍打大缸,拍出花纹。上釉,烧。从学徒开始到能做好一个缸,需要学七八年的时光。现在已经很少人来学这门手艺了,也许,正在慢慢失传。 在缸甏作坊中大师傅是领军人物,缺了他,作坊便开不成。大师傅手艺非同一般,不仅窑活样样熟悉,而且精通配制陶泥、掌握烧窑火候,关键的是肚里有几张釉水秘方。有如郎中行医,手无秘方,终难成名。别小瞧制陶这门手艺,看似烂泥一坨,里面学问大着咧。一件陶器做得好否,要紧的是上釉水。坯是骨肉,釉是面皮。这釉水由石英石、铁砂石等多种矿石研细,神秘配成,浇在陶坯上,经火一烧,如同镀上一层金属,不仅牢固好看而且密不渗水。釉水配方在大师傅眼里,比性命还要紧,轻易不肯外传。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