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ID:
4737969
图片尺寸:
1669*2500
图片大小:
674.00
KB
上传时间:
2008-05-08 00:00:00
图片说明:
5月7日下午,江西省德兴市文物管理部门正在矿井遗址现场勘察。
总说明:
5月7日,笔者从地处偏远山区的江西省德兴市文物管理部门获悉,经过江西省有关文物专家5月2日和3日两天对该市银山矿区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188个古银矿采冶矿井遗址实地勘察分析和论证,已形成了一致意见,认定该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矿井数量最多、矿井形制最为复杂的一处大型银矿矿冶遗址,也是目前所见我国最早的银矿矿冶遗址之一。 江西省德兴市素有“金山、银城、铜都”之美誉。据史料记载,德兴银山银矿矿区是在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6年)被张蒙发现,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州刺史、郡守窦俨奏立银冶,获准。唐宋时期采银极盛,年产白银10万余两。仅北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该矿区就产银高达88.3万余两。而从采集的文物标本主要为宋元时期以及文献记载宋元时期德兴曾经“贡银”来看,初步推断银山银矿遗址的生产繁荣时期在宋元时期,明、清直至现代连续开采,也是我国延续开采时代最长的银矿遗址。 该遗址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传承和弘扬祖国灿烂的古矿冶历史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据悉,该古银矿采冶矿井遗址文物保护晋级申报和文献整理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