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及文化

图片ID: 4572464
图片尺寸: 2592*3872
图片大小: 661.00 KB

上传时间: 2008-01-12 00:00:00
图片说明: 东巴象形文字

总说明:

    东巴文化包涵甚广,最主要的是东巴文字和《东巴经》。东巴文字属于象形文字,大约有1400个单字,至今仍为东巴(东巴教的祭司、经师)、研究者和艺术家所使用。因此被称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视为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东巴文字始创于唐代,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纳西话叫“思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这种文字因东巴教的东巴用来书写经文,所以叫“东巴文”。19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章太炎、刘半农、费孝通等进行过收集、整理、研究东巴文的工作。19世纪70年代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法、美、德、瑞典和日本等国学者对东巴文字也进行收集研究。1913年,法国学者巴克在他出版的《么些研究》中首次介绍了370个东巴文字。美国学者克编有《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中国学者李霖灿编著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等,代表着东巴文字研究领域的高水平。
    
    现存的《东巴经》约4万册,其中不雷同的书目约1千多种。在国外,美、英、法、日、德、意、加拿大、奥地利等国都有东巴经收藏。仅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就多达4千多册。在国内,除这里的县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以及台湾均有收藏。(2006年12月于丽江)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