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亲近周村“旱码头”

图片ID: 4404327
图片尺寸: 3000*2398
图片大小: 465.00 KB

上传时间: 2007-08-30 00:00:00
图片说明: 银子市街

总说明:

    周村的“旱码头”,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区以东20公里。自古就是商业文化重镇,积淀了浓厚的古商埠文化和北方民俗文化,素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景区内古街纵横,商埠林立,文物众多,被中国古建组委员会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

大街的形成
    周村“大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公元1410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 
    据资料记载:“大街”,其实不论长度和宽度都不能算大。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门,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全长1300米,宽6至8米。 清朝后期,章丘旧军孟氏“八大祥号”先后来这里营业经商,远近富商巨贾竞相云集,“大街”逐渐成为布行、杂货行聚集经营的商业贸易中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村辟为商埠后,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如青岛、济南,远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商号,都与这里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大街”商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谚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
    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易门,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前期是陕西、山西商人的开拓阶段,中间经过南方商人的加入,后期是以章丘旧军孟氏为代表的山东民族工商业者的振兴阶段。
    步入旱码头大街,任凭阳光怎么强烈,你一直会沉醉在周村的一片清凉中,主要景点:千佛寺、三益堂、民俗展览馆、周村烧饼展览馆、票号展览馆、今日无税、状元府、扬府、大染坊及齐国时候遗留下的街景。于是我运用手中的“长枪短炮”扑捉“旱码头”的美丽景色。

历史上“旱码头”的起源
    750年被乾隆皇帝御赐为“旱码头
    1904年,周村被清政府批准为自主对外开放的商埠后,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繁荣兴衰,同时也培育形成了周村以诚信为核心的商埠文化。周村旱码头景区也称周村古商城,座落于淄博市周村西部,是悠久的历史商业文化古城。夏、商时期即有初始的市场形式出现,战国、秦汗时期,周村南部的於陵邑是齐国境内的军事要地,周村商业经济的发展起源于寺庙经济,随着两晋南北朝宗教文化的进一步规范,古商城初具规模。
    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自古商业发达,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