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鹤首次现身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图片ID: 4026407
图片尺寸: 2180*2700
图片大小: 618.00 KB

上传时间: 2006-11-28 00:00:00
图片说明: 沙丘鹤首次现身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总说明:

    11月28日,记者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期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野外调查时,首次发现了中国罕见迷鸟——沙丘鹤。至此,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鹤类种类增加到7种。
    沙丘鹤骨骼化石曾发现于距今900万年的上新世的地球堆积中,是世界鸟类骨骼化石最古老的一种。沙丘鹤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它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等地,越冬期主要集中在美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在其它地方鲜有发现。在中国,沙丘鹤是极其罕见的迷鸟,仅1979年1月在江苏省、1985年1月在江西省发现一只。
    11月份,保护区科研人员在野外开展鸟类调查时,发现在灰鹤种群中有只体长明显偏小,体羽灰色,脸偏白,额及顶冠红色的鹤,并用长焦镜头拍下,经辩认确定为沙丘鹤。这是沙丘鹤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首次发现,也是中国20多年来少有的记录。至此,在亚洲及中国的9种鹤类中,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了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和沙丘鹤7种鹤,是鹤类种类最为丰富的地点之一,也是鹤类保护的重要地点。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地区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栖息地和越冬地,在鸟类保护中具有国际重要地位。1997年3月,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成为重要网络成员。
    为了加强鸟类及其生态环境保护,近几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2年到2004年,实施完成了五万亩湿地恢复工程,2006年,完成十万亩湿地恢复工程,通过引蓄淡水、压碱改良土壤等工程和生物措施,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使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成为诸多鸟类繁衍、迁徙中转、越冬栖息的优良庇护场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成为珍稀濒危鸟类繁衍生息的乐园。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