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ID:
3907605
图片尺寸:
1088*1500
图片大小:
454.00
KB
上传时间:
2006-08-28 00:00:00
图片说明:
车让行人,在欧洲是天经地义的。
总说明:
日前在欧洲,记者亲眼所见,不论是在市区,还是在高速公路上,奔跑着的多是两厢车,三厢、豪华的车很少,而且多是出租车。两厢车有雪铁龙、标志、雷诺、大众等品牌,外观都非常时尚,漂亮,记者无法控制相机的快门,拍下了许多关于车的颇可玩味的镜头(见图)。 欧洲人为什么喜欢两厢私家车呢?我们认为,首先是两厢车节能、环保,目前,能源越来越紧张、油价越来越看涨,两厢车就成为欧洲人的首选。其次,两厢车车身较短,在道路越来越拥挤,停车位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两厢车的优势就变得越来越明显。记者在巴黎、米兰、巴塞罗纳等市区看到,车位都是按照两厢车的长度设计的。第三,在车内的利用空间上,两厢车丝毫不亚于三厢车,后排座椅一折叠,掀开后门,许多大件都放得下。 而在我们许多人心目中的家庭轿车就是中间高两头平的三厢车,觉得这样的车才气派,稳重大方,觉得两厢车没有尾巴,外观上难看、不顺眼。有些人甚至认为有车没尾的车不吉利。政府有关部门对两厢车也有所歧视,北京市就曾禁止过两厢车上长安街,因为各界人士反应太强烈,才不得不取消。不少地方政府也对两厢车做出过类似的限制。等等。 另外,相当一部分人以车比富,把车作为攀比的资本,腰包刚刚鼓起来的中国人,处处以大为美,当初买彩电,选择大的,冰箱选择大的,房子选择大的……这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消费观,忽视了其使用价值。记者看到,欧洲的私家车车头车尾多数都有许多划痕,这主要是由于车与车停靠的距离太近,在往外开时,司机驾车往前顶、往后倒造成的,但汽车划了也就划了,司机觉得很正常。记者没有发现因为车被剐而在街头争执的现象,欧洲人没有把汽车当成多么珍贵的东西,就跟我们对自行车一样,只不过是个代步工具而已。 可喜的是,现在国内汽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加,让汽车也渐渐从标签变为生活用品,虽然还不是必需品,但从性质上来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消费者开始看重汽车的实用性,而不是一种炫耀自己价值的符号。 用车环境的变化在率先步入机动车时代的大中城市表现尤其明显,交通拥堵、车位紧张、尾气污染等已经成为有车一族的心病。这个时候具有节约空间、环保节能、驾驶灵便、停车方便等优点的两厢车将会逐渐进入消费者的眼帘,这也符合我们所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有位世界汽车设计大师早在2004年就预测中国两厢私家车不久就会流行开来。记者当时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