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ID:
3225696
图片尺寸:
1194*1748
图片大小:
242.00
KB
上传时间:
2004-04-29 00:00:00
图片说明:
绸布店旧址
总说明:
在近代中国史上,山东淄博的周村,以其悠久的商业文化和便利的交通,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商业城镇。自1904年被辟为商埠后,其发展速度、百货充盈、商贾云集,被誉为“金周村”、“天下第一村”----- 淄博周村“大街”:见证百年商业繁华 在齐鲁大地中部, 有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业繁荣、民风津朴的古商业城, 它坐落在素有“金周村”、“旱码头”、“天下第一村”等诸多美称的周村。几千年来虽历经悠悠岁月的风雨冲刷 , 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原貌。那悠远的古街 , 纵横交错的小巷, 风格独特的商业店铺, 工艺独特的各种手工艺制品, 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无不令人悠然而发思古之幽情, 深深迷恋于这里的远古气息, 就像一只耀眼的珍珠镶嵌在古老的鲁中大地上, 仿佛在向人们诉说这里一个个悠久的历史。 这条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 明末清初最为繁盛, 自丝市街至朔昌门, 全长 1300 多米。其中, 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地段, 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前期是陕西、山西商人开拓阶段, 中间经过南方商人的加入, 后期又是以章丘旧军孟氏为代表的山东民族工商业者的振兴阶段。这里有着中外合璧的各种文化形态缩影;有着系统的中国商业传统模式;有五光十色保留完好的各种时代风格的古商业建筑;有完整的, 至今仍在发挥商贸作用的古代商业街市。 解放前, 周村大街的主要商号有: 长山王氏创办的福顺老店、章丘旧军孟氏的泉祥茶庄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民生药房、益友堂书局 ( 前身是三益堂,《聊斋志异》最早的版本出版者)、瑞林祥绸布庄等近百家。 一个城市的兴起、发展、发达, 要么是因为政治中心的确定, 要么因军事战争的催发 , 要么就是交通路线的变更等等。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周村这个封建社会中非州非府的地方, 以纯手工业、商业而再发展成为影响全国经济的商业重镇, 以至康熙皇帝因其繁荣发达而亲自来此私访调查; 乾隆皇帝也于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