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炎帝故里

图片ID: 3019153
图片尺寸: 3456*2304
图片大小: 1218.00 KB

上传时间: 2014-05-26 15:47:42
图片说明: 炎帝神农大殿:提取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建筑形象。采用庑殿顶,三重檐,高台基的建筑形制,这些均是对早期楚汉高台建筑大尺度的空间技术方法和早期大空间的建筑空间组合的运用和提炼。大殿面阔9间。当心间10.8米高石券门直达二重檐,既是炎帝时期穴居生活和神农洞的象征,又有早期古朴自然的建筑技术风格隐喻;三重花岗岩台基体现炎帝神农的始祖地位;展现历史上荆楚地区高台建筑的地域建筑风格。大殿两边的钟鼓楼以简练的石亭形制,小巧的尺度,以衬托大殿的雄伟壮阔并在立面构图上与大殿在视觉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神农大殿建筑平面柱网采用面阔九间,以反映历史上荆楚以九为尊地方文化内涵,同时也隐喻炎帝神农故里九龙山的含意。在平面布局上由内外两圈石柱围合而成,外圈柱36根,象征36天罡,在入口处四颗方形石墩柱上分别雕有炎帝神农画像及图腾,一方面隐喻着四个季节及炎帝恩泽华夏大地,另一方面是对楚汉建筑特有建筑形式的抽象再现。炎帝大殿外廊的36根柱子,通高9.9米,全部采用整体花岗岩中间钻孔,与整体石制柱础安装定位后再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柱,高超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技术确保了无缝石柱的高度整体性和雄浑效果,显示出恢宏无以伦比的气势。1.

总说明:

湖北随州,共和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龙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炎帝神农大殿,坐北朝南,占地6600平方米,高台圆柱直檐,秦汉风格,古朴庄重。它位于烈山腹地,向前延伸至对面的九龙山,形成一条中轴线。景点依次是谒祖广场、圣火台、华夏始祖门、九拱桥、四牛石雕和照壁。
    
2009年5月20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旅游局和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悼和3000余名中外嘉宾云集随州,本届寻根节的主题、为“同根同源,爱我中华”。
    
随后,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如期在随州举行。2010年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主题为“华夏同根,和合天下”; 2011年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主题为“天下随和,光耀华夏”; 2012年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主题为“龙腾盛世,福佑中华”; 2013年、2014年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主题均为“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