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ID:
14822182
图片尺寸:
2211*3078
图片大小:
1861.00
KB
上传时间:
2025-09-26 10:36:08
图片说明:
2025年9月25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肖晓梅(右一)与古籍修复师茆可人交流修复技艺。
总说明:
2025年9月25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图书馆古籍部,古籍修复师们在聚精会神修复中医古籍。 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收录3.3万册古医书,其中不乏距今已超过400多年的珍贵古籍,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古籍藏书库。这些经历漫漫岁月的中医药古籍文献,由于环境侵蚀和时间久远,会出现虫蛀、发霉、断线等问题,图书馆古籍部担负着保护古籍、修复古籍、延续古籍寿命的重任。古籍的修复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历经挑选补纸、分离书叶、打浆糊、压平、搓纸捻钉、装书皮、复原装订成册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考验修复者的手艺。往往一天只能修复两三页古籍,整本古医书修复则要长达数月。 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古籍修复等原生性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医古籍数字化保护力度,通过数字化扫描,陆续完成7400余册中医古籍的图片录入和全文识别,建立完整的“新安医学古籍数据库”,在修复和保护古医书的过程中,挖掘更多新安医学和中医药的“宝藏”,不仅更好服务中医药教学、科研及医疗,也服务大众、服务社会,让沧桑中医药古籍再现纸寿千年的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