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皮影戏,光与影的技艺传承

图片ID: 14035518
图片尺寸: 2518*3750
图片大小: 5081.00 KB

上传时间: 2025-02-11 08:31:42
图片说明: 2025年2月7日,各族居民在体验皮影戏表演。

总说明:

郭同心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童心皮影戏团的负责人,从小在爷爷的影响下爱上了皮影戏,几十年了,这个老手艺他从未丢下。这个春节,他和徒弟们奔赴全疆各地,为各族群众表演了20多场皮影戏。
      
2025年2月9日,距离演出还有2小时,郭同心和徒弟们就来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街道羊毛湖社区布置戏台。挂幕布、布光、贴道具,当幕后的灯光亮起,郭同心和徒弟们一一登场,一场精彩的表演就此拉开帷幕。
     
郭同心灵活地舞动着手中的皮影杆,那些用牛皮精心雕刻而成的皮影人物,在灯光的投射下,瞬间在幕布上“活”了起来。他和徒弟们通过巧妙的操控和配合,让每个角色的表情都丰富多变,或勇猛无畏,或惊恐万分,刻画得栩栩如生。
     
观众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幕布,被这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孩子们更是看得目不转睛,小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好奇。“我刚才被《小兵张嘎》中人物的惊险遭遇捏一把汗,后面又被有趣的情节逗得哈哈大笑,皮影戏太有趣了。”小朋友阿提克汗·买买提兴奋地说。一旁的老人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在这熟悉的皮影戏中,找回了童年的美好回忆。
    
郭同心说,皮影戏表演中,最难的当属皮影艺人对细节的把握。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如人物的转身、抬手、甩袖,都要精准无误,流畅自然。
     
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皮影戏有着“电影始祖”的美誉。它是集绘画、雕刻、音乐、文学、表演等门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郭同心的工作室里,挂满了他亲手制作的各种影人以及各种皮影道具。没有演出的时候,他就在工作室里画稿、雕刻、上色、熨平,几乎一个人完成所有的工序。
     
目前,郭同心和徒弟们不仅能表演《白蛇传》《武松打虎》等20多个皮影戏经典传统剧目,他们还创作了爱国题材剧《沙枣树传奇》,色彩在传统经典配色的基础上,更加张扬且富有现代艺术美感,颇受居民的喜爱。
     
郭同心说:“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皮影的表演和制作中,为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注入了新活力,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事。”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