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敖鲁古雅”

图片ID: 1614813
图片尺寸: 1944*2896
图片大小: 1297.00 KB

上传时间: 2011-02-21 00:00:00
图片说明: 牧民达瓦家达瓦和他的妻子儿女为记者展示他们的民族服装。敖鲁古雅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

总说明:

   敖鲁古雅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五十年代以前,鄂温克族猎民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的是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撮罗子’,以驯养驯鹿为生。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历史上异地而住的鄂温克族居民,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根河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讷河等地。人口少而分布广,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族交错杂居。

  300多年前,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祖先从勒拿河流域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奇乾鄂温克民族乡,后迁移到阿龙山附近的敖鲁古雅。2003年8月,党和政府在根河市郊的西乌气亚河畔为猎民们盖起新居,猎乡实施整体搬迁,猎民们放下猎枪,走出大山,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为一支曾以游猎而闻名的鄂温克部落,枪与山林在每一个敖鲁古雅猎民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鹰的眼,狼的胃,兔子的腿”,猎民们经常这样形容自己。猎民何协至今还保留着一把鹿哨,没事儿的时候,就拿出来吹一吹,让那幽幽的声音把他带回寂静的山林。虽然猎民们迁下山来,但是一些老人还住在山上的猎民点里。这样做,一是因为驯鹿要吃山上的苔藓才能生存,二是他们离不开那片养育过自己的山林。

  长期的原始封闭状态让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他们信奉“萨满”,拜祭树神,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具。据当地人讲,鄂温克猎民从不砍伐活树,宁可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扛回枯死的树木作为烧柴。在野外,他们则吸食一种“口烟”(猎民们自制的一种提神用品),避免吸烟用火。

  常年与森林为伴,鄂温克猎民最快乐的娱乐方式就是歌舞了。燃起一堆篝火,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火堆形成圆圈,自左向右转动,歌声由低到高,速度由慢转快,热闹异常。他们唱的歌词大都是怀念故乡、欢迎客人、赞美祖先打猎等,以此表达思念,抒发感情。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