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 传承花鼓戏“打锣腔”

图片ID: 8791659
图片尺寸: 1333*2000
图片大小: 2807.00 KB

上传时间: 2019-11-20 07:07:59
图片说明: 2019年11月17日,湖北省通城县非遗传承人张李吴(左一)与妻子、儿子同台演唱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劝嫁》。

总说明: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非遗传统剧种“打锣腔”传承人张李吴带着15名演员、开着一台流动舞台车,一年有百多天在乡间来回巡演,30多年来,下乡演出万余场,培养出了50多位演职员。

作为通城花鼓戏“打锣腔”第六代传人,张李吴对这种“一唱众和”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执着与热爱,他穷其一生,将全部精力投身于花鼓戏的表演和剧本创作当中,为观众带去欢乐的同时,也为通城花鼓戏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被认定为省级“非遗”项目(通城花鼓戏“打锣腔”)的唯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963年,张李吴出生于隽水镇一个普通的梨园世家,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唱花鼓戏,15岁同父母创办民间花鼓戏剧团,并担纲主演,没有钱购买戏服,就自己动手把仅有的一床缎面被心的被子拆下来改成戏服。由于演艺出众,他16岁就正式调进入县花鼓剧团。

1989年,父母创办的花鼓戏“打锣腔”剧团后继无人,面临倒闭。为了不让传入通城两百余年“打锣腔”失传,他义然辞职,接过父母的给力棒,演出至今。他还把年仅10岁的儿子张俊送去湖北省职业艺术学院学戏。如今,他家祖孙三代,传承着通城花鼓戏“打锣腔”,让这艺术珍宝在民间绽放。

通城“打锣腔”,又名通城花鼓戏,有着近200年的历史,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地方剧种将湖南岳阳花鼓戏的琴腔、通城本地的花腔小调、山歌民乐以及长沙花鼓戏的川调揉合在一起,集琴腔与川调之长。“打锣腔”用通城方言演唱,声腔有圻水、倒板浆、打锣、四平等四大主调,至今仍保存着“一唱众和”,无丝弦乐伴奏的原生态戏曲音乐特点。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