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ID:
8638780
图片尺寸:
3500*2728
图片大小:
3336.00
KB
上传时间:
2019-09-05 09:38:47
图片说明:
2019年9月4日,一个书鼓、一个鼓箭、一块夹板、一块醒木,就是江义阔庐州大鼓表演的全部家当。
总说明:
台上,一个人,一个书鼓,一个鼓箭,一块夹板,一块醒木,铿锵有力的庐州大鼓声中,一阵阵浓厚地方特色的唱腔声声震耳。台下,观者如潮,掌声雷动,喝彩不断。这位将唱功、节奏与表演艺术融会贯通到极致的古稀老人,就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大鼓第十九代传承艺人江义阔。 出生于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的江义阔,1968年高中毕业后,便拜师庐州大鼓名家刘正先。在庐州大鼓的艺术征程上,他已经奔走了近半个世纪,亲历了庐州大鼓最辉煌的年代,也经历过无人问津的一段漫长的失落期。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庐州大鼓艺术消沉的10年里,许多大鼓艺人纷纷改行唱戏或束之高阁的窘境下,江义阔却依然选择一人坚守,仍然活跃在城乡舞台上。 江义阔介绍说,庐州大鼓是安徽省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曾经是安徽曲艺艺术中流传面最广、最具有知名度的曲艺种类。因其流行于江淮之间的广大乡村和城镇,又称安徽大鼓、淮河大鼓,相传已有400年历史。2008年庐州大鼓已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庐州大鼓浓厚的地域特色、特有的地域文化、浓重的地方口音,同时也限制了庐州大鼓的发扬和传承。此时的江义阔,开始琢磨把传统曲目进行改编,在现有剧本的基础上,创作新的题材节目,尝试把自己在生活的所见所闻和感悟体会创编到作品中去,把握时代脉搏,迎合观众口味,适应市场变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江义阔说:“我的节目现在都是原创,针对不同演出、不同对象,必须创新求变。” 2011年,江义阔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艺人。2012年,由他创编曲目《说唱刘大妈》在首届安徽省“鼓书”曲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也是他获得的最高荣誉。2015年,又荣获安徽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奖。 如今已经年过七旬的江义阔,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他既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艺人,时常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舞台,又要走进校园传道授业,让硕果仅存的庐州大鼓曲艺在孩童的心里美丽绽放。同时,积极寻找合适的接班人,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的了解庐州大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