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探访千年传统贡茶制作技艺

图片ID: 8601624
图片尺寸: 4856*3640
图片大小: 2715.00 KB

上传时间: 2019-08-15 17:48:51
图片说明: 8月14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及海湖新区竹园乡海马宫村,村民正在采摘秋茶。

总说明:

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竹园乡的海马宫村,山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缭绕,土壤黄中带红,被称之为“马血泥”,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据《中国茶经》记载,海马宫村茶叶种植生产历史已有2000年,当地产出的茶叶具有条索紧结卷曲,茸毛显露,香高味醇,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匀整明亮等特点。在明朝时期,贵州宣慰府曾以海马宫茶作为朝廷贡品,岁岁上贡。

今年82岁的丁远敬是土生土长的海马宫人,从他记事起,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茶制茶,和大多数村民一样,耳濡目染,丁远敬掌握了制茶技巧,代代传承的方式,让古老的海马宫贡茶制作技艺至今得以完整的保留和延续。海马宫贡茶制作从采茶、杀青、揉捻、烘闷等要经过十余道工序,当地群众称之为“三炒三揉”技法。

每年采茶季来临,丁远敬都会在自家的庭院里按照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制作海马宫贡茶。“我们这里每家人都是自己做茶吃,买的茶没有这个味道。”丁远敬介绍,70余年来,喝茶是每天生活的必须,整个村子的人都是这样的生活习惯,虽然现在不存在上贡,但是大家依然保留着食用贡茶的习惯。

如今,海马宫村种植茶树已达6000余亩,丁远敬和全村村民依旧坚守着这传承千年的贡茶制作技艺。“这制茶技艺就是祖辈留给我们小山村的财富,要让它继续传下去,让今后更多人能品到这山里的贡茶。”丁远敬说。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