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白衣冠冢

图片ID: 1570541
图片尺寸: 1944*2592
图片大小: 856.00 KB

上传时间: 2011-01-24 00:00:00
图片说明: 唐代诗人李白衣冠冢

总说明:

李白衣冠冢,在安徽省马鞍山采石矶上,还有一座李白衣冠冢。传说李白晚年常来江边的矶头上,饮酒赏月,对江吟诗。在一个皓月当空之夜,醉时跳江捉月,沉于江中。其衣冠被江上渔夫捞起,葬于采石镇内。《当涂县志》记载,李白衣冠冢原在采石镇神霄宫内,冢前立有“唐李翰林衣冠墓”石碑。神霄宫,又称唐贤坊,为宋嘉泰元年(1201)道士秦德智募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神霄宫改建采石小学堂,因辟建操场,将李白衣冠冢移至操场西侧。1972年,采石公园管理部门将李白衣冠冢迁至翠螺山麓,重新勒石为碑,供游人瞻仰凭吊。墓前碑刻“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几个大字,既苍劲有力,又隐飘逸脱俗之气,为现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手书。山下有太白楼一座,初为唐代纪念李白常游采石矶而建。李白衣冠冢与太白楼,吸引了历代游人。许多诗人骚客游此,常将李白投江捉月的传说故事加以发挥,仿佛唐代浪漫主义李白之死,只有按传说的结局才符合李白的归宿。最具代表性的要算宋代诗人梅尧臣诗:“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受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采石矶上的李白衣冠冢,太白楼和青山的李白墓、太白祠构成了一实一虚相映衬的独特的墓葬人文景观,共属李白墓所引发的墓葬文化组成部分,是无可非议的,也为历代所认可的。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