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悬崖村”2.8公里“钢梯走廊”已建成 将成彝家旅游新村

图片ID: 7311141
图片尺寸: 3455*2300
图片大小: 3391.00 KB

上传时间: 2017-11-06 21:25:51
图片说明: 这是悬崖村村容村貌和群众的基本生存现状,山乡巨变中的悬崖村处处可见历史的乡愁。

总说明:

2017年11月4日,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村民群众正在通过改造房屋、建设电力、通讯设施,“悬崖村”的面貌正在悄然改变。

2016年5月24日,媒体以《悬崖上的村庄》为题,详细报道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依靠藤梯攀爬悬崖通往外界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悬崖村”位于美姑河两岸,是典型的冲刷大峡谷地貌,生活在这里的彝族同胞共有680多人。其实要靠攀爬悬崖的仅为阿土列尔村的阿土列尔、阿土特图2个村民小组,共计140多户、300多人。他们居住在平均海拔1400-1600米的断坎岩肩斜台上,出走山外全靠攀爬一条垂直落差800多米、蜿蜒长度为4公里的“藤条和木棒捆绑”的附岩悬梯,这些古朴的梯道共分17级、218步。据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介绍,阿土勒尔村攀爬藤梯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多年前。那时,为躲避战乱和防备土匪,村民们进山垒土定居、垦荒种地,这里土地肥沃,村民自给自足,生活比动荡不安的其他地方相对安逸而且富庶得多。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这种封闭的生存状态远远落后现代文明的步伐。

“悬崖村”被媒体披露后,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悬崖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介绍说,州、县两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50多万元,拟将原来的藤梯换成钢梯。在启动钢梯修建时,村民热情高涨、出工投劳,将60多吨、1600多根钢管一步步背上山,第一阶段仅用3个月时间,就组成了21处、767级牢固的台阶。其中,用来固定的扣件就多达6000多个。2017年9月,钢梯带给山民的方便与自信,促使他们再次进行改天换地的大行动,一条从山谷到山顶,总长度2.8公里,耗材120吨、累计设梯2556级、支搭钢管6000多节的“钢梯走廊”全面建成。与原来的藤梯相比,钢梯裁弯取直、平稳好走、还有安全扶手,喷上防锈漆后寿命可达10至20年,不像藤梯和木棒捆绑,需要年年维修更换,而且天晴下雨都可行走。由此,藤梯退出历史舞台,淡出人们的记忆。

建成的钢梯不仅改善出行面貌,而且形成一道独特风景。一般正常人顺利登顶大约需要2个小时,是探险、健身、训练意志和胆魄的天然屏障。与此同时,供电公司、电信公司、商业银行开始在“悬崖村”蹲点,纷纷设立代办处,村民家家户户安装了光伏发电、接通了手机电视信号;考虑到村民步行钢梯背抗东西十分艰难,一条从谷底联通山顶的货运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