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家花园—见证历史沧桑

图片ID: 6926081
图片尺寸: 2000*1331
图片大小: 2331.00 KB

上传时间: 2017-03-26 05:18:21
图片说明: 高家花园及附属建筑物以及陈列品、雕像等。

总说明:

贵阳高公馆,怡怡园,高家大屋。有“高家的谷子”之称的贵阳名门望族高家就建在这里。院门前石碑镌刻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工委活动旧址。20世纪70年代,旧屋已被大部拆毁,1989年贵阳市政府出资修复重建高家花园之一部分,1997年辟为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史料记载,高家从明初入黔定居贵阳北郊乌当北衙村(今新添寨北衙路北衙村),十一世祖高廷瑶中乡试第一名入仕后从政近三十年,历任多年广东最富裕的广州知府,其薪俸大多用在家乡产粮区定番县和贵筑县北衙两地购置田产上,经过高家几代人的经营,到了清末,仅北衙十三寨年收租谷就有两千多担,约二三十万斤,“高家谷子”之称即由此而来;为官多年还乡后,高廷瑶在贵阳城大坝子建造高家花园,由公馆及花园两部分组成,公馆前后六进,院落数十个相连相通,共有厅堂、房屋三百余间,居住人口达一百多人。高家后人高旭所著《贵阳高家花园历史》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文笔街一号到六号,占地约十余万平方尺的大屋,都为高家所拥有。前门文笔街,后门忠烈街,右邻邬家巷,左自文明路至忠烈街,全属高家范围。家人大都聚居六号。一到四号,有大小厅房六十余间,由堂屋前三院,大开中间,成一直线,一院高过一院,由门口向上内望,气派非凡,壮观宏伟。”1935年,高家花园船屋楼上为中共贵州省工委使用,作为秘密联络点,省工委机关所在地。
    
1991年7月1日,中共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日,中共贵阳市委在高家花园旧址召开纪念会,时任贵州省副省长秦天真致词:“高家对贵州地下党的巨大贡献,不容否认和忽视,在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下,三十年代,得到高可亭(高昌适)乡绅的默许和支持,高家还有七位有识之士,投身革命,如高昌谋、高旭、高言志、高言诗、高言书、高言善、高铭锜等。”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