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

图片ID: 6867314
图片尺寸: 3452*2298
图片大小: 4203.00 KB

上传时间: 2017-02-20 19:57:15
图片说明: 夕阳下的塔林宛如一座城堡,积淀了厚重的佛教历史和习俗。

总说明:

位于中原河南省登封市境内的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禅宗寺院。其中有处最为著名的景点“塔林”是仰慕者必到的肃穆净地,它的地位相当于佛教僧人的革命“八宝山”,只有造诣高深或是为少林寺发展做出过标杆性贡献的僧侣们方可进入,甚至入住“门槛”在宗教界比“八宝山”还高。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侧约250米,占地2.1万平方米,属于历代高僧圆寂之后的墓地。目前有自唐代以来各种古塔240余座,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建筑群,在任何一个宗教佛地均未发现这么气势恢宏、编制完整、体系可查的墓地。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其余为清塔或年代不详者。当代高僧如方丈、主持亡故后,依然获准添造墓塔。在历代战争、兵戎蹂躏以及自然灾害、水火侵蚀下,少林寺禅院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损害和洗劫,留下的古物真迹其实并不多,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建筑、殿堂和匾牌、题刻其实都是再造的。唯有塔林一路走来,基本都是“原版”,所有的记载都真实,是研究少林寺佛教文化的一块“风水宝地”。
    
少林寺塔林里面隐藏着很多秘密,代表着丰富的文化。首先,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主要根据僧人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最低为一层塔,最高不超过七层,寓意“胜造七级浮屠”;没有双层塔,则是暗喻僧人们为追求六根清净不主张成家的意思,符合我国古代的建筑习惯。其次是塔的材质和造型不一,有砖塔、石塔和砖石混合塔;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繁多造型、风格迥异,这是因为僧人都来自五湖四海,会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地方风俗,尊重他们的意愿而造。另外,针对少数民族高僧,塔身会体现民族特点,比如里面有座新疆高僧和蒙古高僧,他们的塔上有维吾尔、蒙古包元素。最后是看塔顶和塔门,如果是武僧,塔顶是尖的;如果是文僧,塔顶是圆形的;如果“尖圆组合”,标志着文武双全。关于塔门是这样的,塔林里多数属于个人塔,个人墓地塔门是关闭的,寓意寿终正寝;但也有一部分是普通塔,就是为纪念某个事件、某起灾难中为保卫少林寺立功牺牲的僧人,相当于“烈士塔”,这些“公祭”塔门是开着的。据悉,里面有座最特殊的“开门塔”,也只有一层,是为纪念年仅6岁的最小僧人而建,他在修炼少林童子功、练习二指禅时不慎从围墙摔下牺牲,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39或021-63519288。